有時會聽到客人說:[我不想再染髮了,長出來都會有一段落差,常常要染很麻煩!]我想這是你和設計師沒溝通好所產生的問題!!!!
染髮前要先搞清楚顏色我稱之為色調,一般染劑就是以紅黃藍綠紫橘<稱之為色環>去做色調變化的調配,而所有顏色也是在這六種色調下產生<稱之為色彩學,當然啦!色彩學還有其他的學問,不是這麼簡單的!>而每個色調之後就有色差<顏色的深淺度數稱之為色度>的分別,到了沙龍如果看到設計師拿一本色卡給你参考,你一定會看到五顏六色的髮束,而髮束下面一定會編寫2~3碼的數字或英文字母,第一個數字就是那個顏色的色度,而後面的數字或英文字母則是色調的代碼,所以第一個數字越小代表顏色越深,數字越大顏色越淺<一般外面市售的也一樣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而瞭解了這個關係之後,再來就是要知道自己原生髮的色度在哪裡<黑髮也是有深淺的>,一般目前的人通常都在3~4度的黑,如果你不希望染後長出來會有太大的深淺落差,建議選擇淺2度左右的色調來染就不會有太大的落差;一般色調會分成10個色度,我個人都把它分成3個段落來看:1~3度通常是之前染太淺之後要補深用的,顏色深通常看起來也比較有質感[顏色代表:深紫/藍黑/咖啡色等]而4~7度通常是大眾最能接受的色度,4.5度適合想要有點顏色但不想太誇張的人,也可以說第一次要染髮但心裡怕怕的人,還有家裡家教甚嚴的人,6.7度適合想要顏色看得出來但不想走在路上成為目光焦點的人,一般染過一次頭髮的人通常第二次以後就比較會想嘗試這個色度,但提醒大家這兩個色度通常和長出來的原生髮色已經會有色差的效果產生了,但不會太誇張[顏色代表:棕/銅/紅色等]最後8~10度以上通常適合那種想要出風頭成為眾人眼光焦點的人,而一般這個色度都需要經過漂淺或去色才能達到,所以相對顏色流失的也快!我的建議用在挑染比較適合[顏色代表:拜金/亞麻/灰色等]
如果不希望落差太大還有兩種方式可参考,一是全頭染時<選好差2個色度的顏色>髮根可留0.5公分不染或輕輕帶過,第ニ則是用高比例的挑染方式來挑染,這種方式又自然而下次染髮的時間也可以拉的比較長<最少4個月看頭髮長的快慢>,不過很累現在很多設計師都不用<染個髮不到1千元還要慢慢挑又不是神經病←指外面的設計師啦!我不是>
顏色是光波照射下折射反應出來的效果,它會因為光的强弱產生不同的感覺,所以染髮前一定要好好和設計師溝通瞭解,染完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例如膚色的反應效果,顏色選的好不用化粧也能讓你感覺面色好精神好,有如有戀愛般的滋潤,選錯顏色就是得到反效果,有如癌症末期<青損損>的感覺!
一般而言亞洲人種的髮色較黑膚色偏黃,就整體而言是真的很不適合,這樣看起來面色會比較沒精神,在日本染髮人口的比例己佔了8~9成以上 ,你到日本逛街看看路上的人幾乎都有染髮,所以站在設計美感的立場真的不建議大家不要不染髮,而以專業的立場來建議亞洲人的膚色最合適的色調為暖色調-紅/橘/棕-等顏色.冷色調則適合皮膚較白較紅潤的人或是會化粧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