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8月台灣哪裡好玩咧?
花蓮台東是不錯的選擇喔!
這兩個月兩地有很多的原住民豐年祭
大家可以安排幾天的假期跳跳原住民舞蹈喝喝小米酒的拉
當然除了豐年祭~花東的風景更是美不勝收
這次就幫大家介紹三個景點:


 





台東市知本卑南族小米收穫祭
台東縣境內各原住民舉行的豐年祭典都相當有特色,今天來認識位於知本的卑南族知本〈卡地布〉部落小米收穫,包括有馬拉松體能競賽及類似日本「相撲」的摔角活動,特殊的勇士舞繞街,都值得大家前往感受和體驗。
     
原住民卑南族除了每年年底會舉辦「少年猴祭」、「大獵祭」等訓練族中少年、青少年的祭典外,以前為了慶祝緬懷祖先辛苦將小米帶到部落中種植,在夏天時會辦理「小米收穫祭」或「海祭」的活動。小米收穫祭是卡地布部落最傳統的祭典,在遠古時代小米也是卑南族人的主食,每年七月小米收割完成,必須經過司祭長的祈福才能運回村內,族人即開始辦理一連串熱鬧的收穫祭典。


小米收穫祭包括有青少年(Valisen)報佳音、祈福、少年、青少年團體生活訓練、族中長老經驗傳授、講述小米收穫祭由來及意義、在巴拉冠豎立精神圖騰、婦女編製花環及編花競技、傳統歌謠及timatirlaw帝瑪帝烙傳統歌舞演練等,青少年還得遵守傳統守齋忌口,只能飲水不能進食,且必須通過喝辣椒水與唇塗大蒜汁的試煉。
  
小米收獲祭活動最高潮為「馬拉松」體驗競賽,由巴拉冠跑至三和村發祥地,目的是希望訓練青少年耐力與服從性,並有婦女編製花環競技,在青少年會所〈巴拉冠〉前還會進行類似日本相撲的「摔角」活動,族人先堆起約三尺高的土堆,讓族中少年、青少年進行一對一捉對廝、一對三的對抗。根據知本卡地布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明仁表示,這是一項祖先所留下來的傳統技藝,其目的是訓練青少年勇往直前殺敵,遇到敵人不要畏縮,才能保護自己與家園。


而在收穫季中受囑目的還有勇士精神舞遊街,這天部落中青年上身打赤膊、下半身著傳統服飾,手拿毛巾或樹葉,隨著前導的銅鑼聲繞著全部落的街道及每一個家庭,為族人消災祈福,這是卑南族八社中最具特色的一種舞蹈,相當精彩及具力與美,晚間並有傳統歌舞與遊客共舞,系列活動由司祭長向祖靈祭祀祝禱,通報小米收穫祭圓滿結束才告一段落。若當年若有族人晉級,則會另行舉行「打屁股」的成年禮。










台東池上鄉伯朗大道
曾是一條平凡的田間小路,被稱為隱於人間的天堂之路,這裡是台東池上『伯朗大道』,金城武航空公司廣告來此取景,伯朗大道也有了一些改變,國家地理頻道相框,框住四季變化美景,感受這個被中央山脈海岸山脈夾擊的夢幻交會點吧!美麗到讓人們讚嘆不已,大地在這兒舞動起金黃稻穗,藍天在這裡灑下最動人的色彩,廣闊無垠田間小路筆直的蔓延,海岸山脈及中央山脈在這裡圍起了花東縱谷,台東池上人用心呵護這塊土地,讓我們一起用微笑深度的體驗台灣之美


悠遊在伯朗大道猶如置身於風景明信片中,伯朗大道名稱來自伯朗咖啡廣告多次蒞臨這裡拍攝,因此被稱為『Brown's Road』,有人稱這是台灣的北海道田園風景,但這裡我們更熟悉,這裡有屬於台灣特有的故事!金城武廣告來此取景,更讓這裡爆紅不已!


 







花蓮縣鳳林鎮林田山文化園區
過去有「小上海」之稱的林田山林場,曾經是台灣第四大的林場,規模僅次於八仙山、阿里山及太平山等三大林場。早在西元1918年,日本人就已在當時稱為「森坂」(日文發音為「摩里薩卡」)的林田山地區進行伐木。到1938年之後,更在這兒展開大規模的伐木作業。除了興建運材鐵道、索道及集材等相關設施外,也為林場工作人員設立了中山堂、員工宿舍、醫務室、福利社、米店、雜貨店、洗衣部、理髮部、消防隊及幼稚園和小學等學校,使當年的林田山林場成為一個生活機能完備的伐木社區,全盛期間曾聚集了四、五百戶住家,人口數更高達兩千多人。



林田山的伐木作業一直持續到光復之後,到民國80年全面禁伐天然林的政策開始實施,林田山的伐木作業才正式停止下來。十餘年來,林區工作站相繼裁併、員工編制逐年刪減,林田山往昔的繁華場景也逐漸消失,變成今日沒落的小小山城。



如今再踏入林田山林場,那些遺留在山坡上的檜木房舍與舊鐵道,無一不是過往歲月的痕跡,在悠遠的歷史長河中,仍然散發出一股令人動容的人文氣息。事實上,在林務局及在地文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已為林田山保存了相當豐富的文化資源,除了各項日常生活文物、傳統消防器物、各式伐木機具,還有數不清的圖片書籍等文獻資料,均陳列在林田山林業文物展示館內,為林田山往昔的歷史留下完整的見證。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髮型設計師:jacky 的頭像
髮型設計師:jacky

台北~台東髮型師:髮藝Jacky

髮型設計師:ja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